欢迎访问哈尔滨永堃金属容器有限公司官网!

服务:13845022486

新闻详情

网架:建筑空间的高效支撑体系

  • 发布时间: 2025-04-29
在建筑结构不断创新发展的进程中,一种能够巧妙应对大空间需求、兼具高效性与美观性的结构形式 —— 网架,正日益成为建筑领域的焦点。作为一种先进的空间结构体系,网架凭借其独特的构造与卓越的性能,广泛应用于各类大型建筑项目,为塑造开阔、实用且富有创意的建筑空间提供了坚实保障。
网架,从结构组成来看,是由多根杆件按照特定的网格形式,通过节点紧密连结而成的空间结构。这些杆件犹如建筑的 “骨骼”,相互交织、协同工作,形成了一个稳固而灵活的受力体系。网架的杆件截面尺寸相对较小,这是因为在其空间杆系结构中,杆件主要承受轴力作用,且各杆件互为支承,将受力杆件与支承系统有机融合,从而实现了用料的经济性。例如,在一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中,采用网架结构后,与传统结构形式相比,钢材用量可大幅减少,有效降低了建筑成本。
网架结构具有众多令人瞩目的优势。首先,在力学性能方面表现卓越。其空间受力特性使得结构受力更为均匀合理,能够有效减小结构所承受的内力,具备良好的空间受力性能。同时,网架结构重量轻、刚度大,如同拥有轻盈而坚韧的 “身躯”,能够轻松应对各种荷载作用,即使在地震等自然灾害来临时,也能凭借出色的抗震性能,保障建筑的安全与稳定。像 2008 年北京奥运会的 “鸟巢” 体育场,其部分结构采用了先进的网架体系,在经历多年的使用以及各种复杂气候条件后,依然稳固如初,充分彰显了网架结构强大的力学性能。
网架结构的适用性极为广泛,能够完美适应不同跨度、不同支承条件的公共建筑和工厂厂房的多样化需求。在公共建筑领域,体育馆、影剧院、展览厅、候车厅等场所对大空间的需求极为迫切,网架结构恰恰能够满足这一要求,为人们打造出开阔、无柱的空间环境。例如,某城市新建的大型会展中心,采用了跨度达上百米的网架结构作为屋盖,内部空间宽敞明亮,可自由灵活地布置展览区域,极大地提升了展览效果和空间利用率。在工业建筑中,双向大柱距车间、飞机库等对空间的要求同样严苛,网架结构凭借自身优势,能够为工业生产提供充足的空间保障,促进生产流程的高效运转。
从美学角度而言,网架结构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。其规则而富有韵律的网格形式,无论是从下方仰望,还是从外部观赏,都呈现出一种简洁、有序的美感,为建筑增添了独特的视觉效果。一些现代化的文化艺术中心,采用网架结构作为建筑的外观装饰或内部空间支撑,网架结构与建筑的整体设计风格相得益彰,既满足了功能需求,又展现出强烈的艺术感染力,成为城市的标志性建筑。
网架结构的种类丰富多样,可依据不同标准进行细致分类。按网架本身的构造划分,主要有单层网架结构、双层网架结构以及三层网架。其中,单层网架适用于跨度较小(一般不大于 30m)的场景,而三层网架则多用于跨度特别大(大于 100m)的项目,但这两种在国内的工程应用相对较少,目前双层网架结构在实际项目中最为常见。按建造材料区分,有钢网架、铝网架、木网架、塑料网架、钢筋混凝土网架以及组合网架(如钢网架与钢筋混凝土板共同作用的组合网架等)。在我国,钢网架凭借其高强度、良好的加工性能和广泛的材料来源,得到了最为广泛的应用,组合网架则因其独特的性能优势,在一些楼板层结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从支承情况来看,又可分为周边支承、四点支承、多点支承、三边支承、对边支承以及混合支承等多种形式,每种支承形式都有其适用的建筑类型和场地条件,能够满足不同项目的实际需求。按组成方式的不同,网架可进一步分为交叉桁架体系网架、三角锥体系网架、四角锥体系网架和六角锥体系网架四大类,这种分类方法在国内的应用较为普遍,有助于设计师根据建筑的具体要求和特点,精准选择合适的网架形式。
在网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过程中,有诸多关键环节需要严格把控。杆件设计与节点构造是确保网架结构安全可靠的核心要素。杆件截面需依据强度和稳定性计算来精确确定,为增强压杆的稳定性,减小其计算长度,可通过增设再分杆及支撑杆等有效措施。对于用钢材制作的板型网架及双层壳型网架的节点,常见的有十字板节点、焊接空心球节点及螺栓球节点三种形式。十字板节点适用于型钢杆件的网架结构,杆件与节点板的连接方式多样,可采用焊接或高强螺栓连接。空心球节点及螺栓球节点则更适用于钢管杆件的网架结构。值得注意的是,单层壳型网架的节点通常假定为刚接,应按刚接杆系有限元法进行精确计算;双层壳型网架则可按铰接杆系有限元法进行计算。此外,单层和双层壳型网架也都可采用拟壳法等简化计算方法,以提高计算效率和准确性。在施工安装方面,网架结构的施工方法主要分为两类。一类是在地面进行拼装,然后通过整体顶升法、整体提升法和整体吊装法等将网架安装到位;另一类是采用高空就位的方式,包括散装、分条分块就位组装和高空滑移就位组装等方法。不同的施工方法各有优劣,施工团队会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,如场地条件、网架规模、工期要求等,综合考虑选择最为合适的施工方案,以确保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和工程质量的高标准。
在国内,网架结构的发展历程见证了建筑技术的不断进步。早在上世纪 80 年代,我国就颁布了《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定》(JGJ7 - 80),为网架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的规范依据。此后,随着行业的发展和技术的革新,1991 年 9 月对该规定进行了修订,颁布了《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》(JGJ7 - 91)。到了 2010 年 7 月,为进一步完善空间结构领域的技术标准,将网架结构、网壳结构和立体管桁架结构等相关条文进行整合,颁布了《空间网格结构技术规程》(JGJ7―2010)。此外,针对网架结构螺栓球节点及其配件,我国专门颁布了《钢网架螺栓球节点》(JG/T10―2009)和《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度螺栓》(GB/T16939 - 2016);针对网架结构焊接球节点及其配件,颁布了《钢网架焊接空心球节点》(JG/T11 - 2009)。一些省份更是结合自身实际情况,出台了针对节点生产制作的地方标准,如江苏省地方标准《钢网架 (壳) 螺栓球节点锥头技术规范》(DB32/952 - 2006)。这些标准和规范的制定与完善,是对我国网架结构工程实践和科研成果的全面总结,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网架结构技术的快速发展,使其在建筑领域的应用更加广泛和深入。
网架结构以其卓越的力学性能、广泛的适用性、独特的美学价值以及不断完善的技术体系,成为建筑空间高效支撑体系的杰出代表。随着建筑行业对大空间、高性能建筑需求的持续增长,以及科技的不断创新进步,网架结构必将在未来的建筑项目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,为塑造更多新颖、实用、美观的建筑作品贡献力量,引领建筑结构领域迈向新的发展高度。
本文网址: https://www.hrbyongkun.com/news/71.html
找不到任何内容